2021年2月20日 星期六

預演財政預算案

下星期三就是一年一度的財政預算案發表日,陸續有不少相關新聞傳出內部消息,包括減少豁免差餉津貼、不作全民派錢、削減退稅額、不增發長者生活津貼及傷殘津貼等等「減甜」措施,鑑於財赤問題嚴重,政府有此政策也很正常。

其中令我關注的是ibond增加發行額及銀色債券降低認購年齡,這對我來講是相當有利的好消息,因為我只需要安心認購政府債券,就能夠獲得穩定收入,不需要再為閒置資金的去向左思右想。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去年發行的ibond認購人數減少,明顯反映了市民對港府的不信任,這是一個管治出問題的警號。為什麼明明是德政,市民卻跟政府唱反調呢?如果情況持續,可以預期政府日後推行振興經濟的發展時,將會遭受到更多反抗,不可不注意呀。

6 則留言:

  1. 問題係長期疫情抗役,中下層市民真的五勞七傷,仲有無咁多閒錢去投資呢!!路人丙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同意呀,其實某程度上又係對中至上層有利既政策

      刪除
  2. Ibond is policy to distribute money to rich people in short

    回覆刪除
  3. 不買ibond或銀債不是對政府不信任, 而怕美元跌拖跌港元.....
    我會加碼買人民幣做定期.....

    回覆刪除

11.1關稅日和把恒生私有化

近日發生了2樁震撼的財經新聞,一是匯豐宣布將恒生銀行私有化,二是 Donald Trump 宣布11月1日對中國產品徵收100%關稅。近一年來,恒生不斷傳出受房地產貸款呆壞帳影響而業績下滑的消息,我一直覺得恒生有充足的核心資本,去對冲呆壞帳所帶來的影響,但原來負面影響比我想像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