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美股開始呈現弱勢,昨天我順勢沽出了大部分早前買入作短炒的美股,轉投港股懷抱。我打算建個收息及增值倉,以達到短線投資及中線收息之用。查了幾個標的,認為公用股非常不錯,既可短炒亦可收息,我會挑幾隻值搏率高的公用股投資。這次建倉會以短線操作為主,中線投資為副,因為港股太受政策影響,長線並不樂觀,所以絕對不會選擇長期持有港股。
快要生了,心情開始有點緊張,期待孩子跟我見面呢。
眼看美股開始呈現弱勢,昨天我順勢沽出了大部分早前買入作短炒的美股,轉投港股懷抱。我打算建個收息及增值倉,以達到短線投資及中線收息之用。查了幾個標的,認為公用股非常不錯,既可短炒亦可收息,我會挑幾隻值搏率高的公用股投資。這次建倉會以短線操作為主,中線投資為副,因為港股太受政策影響,長線並不樂觀,所以絕對不會選擇長期持有港股。
快要生了,心情開始有點緊張,期待孩子跟我見面呢。
之前買入的VOO為我帶來豐富收穫,這令我非常高興,一方面是為獲利而滿心歡喜,另一方面是為自己新學的知識能夠充分發揮而高興。早前我花了相當多時間和精神來研究如何改善投資股票的勝率,現在總算初嘗回報,證明用心鑽研一定會有美好成果。
前天趁美股上漲,我還買入了另外兩隻股票,幸好同樣帶來了不錯的收益,由於屬於短炒性質,我就不在此紀錄了,免得有人嘗試跟單而招致損失。物業方面,兩件小資產成功續租一年,總算鬆一口氣,另有一物業續租兩年,租金雖然比市價便宜,但見租客一直受疫症影響而被凍薪,不忍在此時大幅加租,所以就算了,維持舊租約價續租。
生產所需的物資我都準備了一半有多,現在還差補身藥材沒買全,要努力添置了。最近都在疲勞中渡過,希望自己生產順利吧。
我下個月就到預產期了,由於孩子的頭到現在還沒有轉到盆骨位置,我需要提早入院,讓醫護人員把孩子的身體推到能順產的位置,希望一切順利吧。
最近忙於把自己的外匯交易和美股持貨整理一下,並嘗試把從幣市學會的分析方法套用在匯市和美股上,結果非常成功,僅僅兩天就有進帳,這無疑是為我打了支強心針。
現階段還是主力養護身體和照顧孩子吧,錢雖然重要,但對我來講,家庭還是排第一位置。我已經重新把資金投進美股,暫時會保持一天檢視一次的習慣,因為長線看美股還有隱憂。
祝大家長賺長有。
最近的美股操作就是買入VOO作長線投資。與其費神炒賣,不如買入美股指數ETF吧,反正我也快生了,把精神花在照顧家庭更好。
現在主要在忙著迎接小生命和照顧老大,另外工作也在忙,加上天天在看幣圈新聞,我實在太過勞了,上星期才剛離開醫院。希望自己的身體狀況可以好轉吧。
我最近不斷鼓勵身邊的朋友買美股,不要再買港股,可是許多朋友還是執著於港股,認為長期持有港股會獲得不錯的回報。在這裏,我就用圖表說明為什麼我不看好港股吧。
以下是HSI(恒生指數)的月線圖。從圖可見,港股經常出現股價急劇下降的情況,這意味著買入港股後,投資者經常會面對股價下行的風險。
以下是NAS100(納指100指數)的月線圖。我想就算是不懂觀察走勢的人,都可以輕易看出這是個牛氣衝天的市場吧?!
投資本來就應該捨難取易,為什麼不選擇把資金投進正處於大牛市的美股,而要執著於投資股價經常下挫的港股呢?實在令我很費解。
今日難得整理了今年點擊率最高的三篇文章,其中一篇文章資料性比較豐富,高點擊率也是我預料之中的,不過今年最高點擊率的竟然不是內容較硬核、提供較多資訊的文章,而是一些關於個人感想的文章,令我覺得有點詫異。 第一篇是:談移民( link ) 這是屬於個人感想類的文章,能夠成為今年最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