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請把智慧,而不是財富,留給下一代

我身邊有不少人說,與其給孩子唸昂貴的私校,不如省下學費給孩子買更多股票、債券或者物業,讓孩子少奮鬥十年吧,這個觀點我完全不同意。儘管「知識改變命運」這個想法在現今社會有點過時,但根據我的人生經驗,把資產—而不是把增加資產的智慧—留給下一代的話,結果就是自己孩子的資金被更聰明、更懂得使用資產獲利的人提取。

我待在物業市場有一段頗長的時間,也見過不少賤賣物業的個案。通常比市價便宜的物業,都是因為買家急於套現才流出市場,而他們逼切需要以低於成本價出售物業的原因,不外乎是爭產、離婚或者在完全沒有留意市場價格的情況下,被物業代理游說賣出資產的人。這三種情況其實都可以避免,偏偏因為當時人沒有智慧管理財產,加上不是自己努力賺取的利潤,就更加不會珍惜前人得來不易的財富,只被眼前小利迷住而忽略了資產真正的內在價值,所以他們的物業,最終都以便宜的價錢賣給更理解背後價值的強者。

擁有知識,懂得發掘資產價值的人,才能夠保有前人辛苦獲得的資本。只靠繼承遺產而致富的,往往都會因為不懂得管理而敗光所得,這就是我親眼見證的事實。因此,我毫不介意花錢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以求日後他們保住我遺留下來的資產,渡過豐盛愉快的人生。

請把智慧,而不是財富,留給最愛的孩子吧。

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出金,買金

在crypto market裏賺得的USDT,最近我把它兌換成港幣,買入黃金ETF。想了想Bonus該用在哪個方向,我決定將一半用作Partial Repayment,一半投資到黃金ETF。

常看我這個blog的看倌應該知道,我一向有不定時償還本金的習慣,目的就是令自己能夠適應任何市場周期。我並不覺得借貸本質是萬惡的,如果看到絕佳的投資機會,借貸能夠增加投放金額,絕對有助於提升投資回報,但是「花無百日紅」,在市場前景不明確的情況下,與其去涉險,不如轉而做一些比較穩當的投資,比如定存、償還借款等等,都對改善自己基本財務狀況有幫助。美股、港股都漲起來了,現在不是FOMO的時候,因此我選擇把現金投放於相對穩健的地方以休養生息。

有人覺得,借貸目的就是希望藉着通漲令借款貶值,敘做partial repayment不是會失去這個意義嗎?我覺得自己必須永遠對市場保持敬畏,誰都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Always prepare for the worst才可以保住利潤,避免陷入資不抵債的結果。以前我為了買入房產收租,曾經借入相當龐大的金額,如果沒有風險管理的概念,繼續加大借貸額的話,相信在一兩年前已經叫苦連天了。慶幸自己一直保持著穩中求進的心態,最終安然渡過兩年多的加息期,迎來投資機會較多的減息期。

分析預計未來三個月都不會減息,從數據(比如CPI,失業率等)上看,這幾個月美國減息的機會的確不大,因此不妨休息一下,等待下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吧。

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近況-Feb 2025

最近的操作就是不斷買入債券ETF和兌換外幣,因為自己訂立的移民期限將至,想趕快建立一個比較到位的每月正現金收入,債券、債券ETF和定存所產出的收入,對我來講都很吸引,因此我再次兌換了一點英磅,放在HSBC Expat作定存。我一直持有香港政府債券,提供了少許利息收入,再加上小量貨幣基金和租金收入,現金流並不是完全沒有,但還是追不上我的主動收入,令我感到有點遺憾。希望自己繼續努力吧。

MPF方面,之前就猜想會有貿易戰,所以把1/3資金放入債券,結果到現在果然都漲起來了,也算不錯。我把大部分美股基金沽出,換成保守基金,暫時成績還好。

看到不少移英的朋友批評Labour(工黨)無限量支付難民食宿,又以增加VAT去剝削中產,感覺英國也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我在香港一直擁有不錯的收入,一旦移民的話,人工沒了,開銷增加了,加上種種政府的差劣政策,到底該不該走呢?

我覺得不需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決定出走英倫是一次離開comfort zone的舉動,誰知道走出舒適圈後,會不會迎來更美好的人和事呢?我對未來還抱有一絲期盼,希望待在新地方,能夠做一點自己以前一直做不到的東西,僅此而已。也許現實地想,繼續待在香港的話,五年後我一定可以退下火線了,但我還擁有五年嗎?我不知道。所以隨心所欲,活在當下也不失為好主意呢。

就懷抱著輕鬆的心情上路吧。

2025年1月29日 星期三

恭賀新禧

2025年來到,祝各位新年快樂。今年我的bonus相當豐厚,是收獲不錯的一年,但說實話,我覺得香港經濟的確有隱憂,地產及零售業都紛紛傳出不太利好的消息,雖然我依然能夠躺平收租,但在放租小資產期間,我明顯感覺到客源減少,而且詐騙來電的次數比數年前增加了,這都是經濟不景氣的表現。

最近美國經濟分析師因Donald Trump支持減息的言論,紛紛調高全年減0.5%釐息的機會率,我也期待減息能進一步刺激借貸市場,令金融體系製造更多財富。

去年以六位數字的投資額,賺到六位數字的回報,希望這一年能夠用六位數字的投資額,賺到七位數字的利潤吧。

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Donald Trump 迷因幣

最近報章都在介紹Donald Trump發行迷因幣,幣圈登時熱鬧起來。繼Donald Trump後,他的太太Melania也正式發行了迷因幣(meme coin),引來大量炒家進場購買。

TRUMP發行第二天,我也買了非常小量的meme coin,並在同日全部沽清。對於Donald Trump夫妻在舉行總統就職典禮的前一天發幣,並在幣內注入免除集體訴訟的法律條文一事,個人來講十分反感。斂財也未免太明目張膽了吧,實在有夠噁心的。

我預計Trump就職後,他的meme coin就完蛋了。果不然,TRUMP coin在總統就職典禮後價格大幅下跌,美國總統成功收割了買幣支持他的老百姓。

要說這是幣圈常態嗎?的確是。幣圈本來就是scammers、hackers特別多的地方,pvp (people vs people)式的搶錢行為實在見怪不怪。由於TRUMP coin的熱度至今還是相當高,奉勸後來者要考慮清楚才進場,總統大人可是非常擅長從閣下的錢包取款的,小心小心。

(p.s.剛看到消息,總統兒子Barron也發幣了,真是收割金錢一家親呢)

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利是封有市有價?

不講不知,原來利士封有市有價的。最近看到網上拍賣各銀行的利士封,其中HSBC私人銀行的利士封禮盒叫價HKD 3338(link),想不到象徵好意頭的東西,都能夠用作炒賣,果然世上所有物品(包括人類)都有買賣的可能性呢。

最近總是在生病,但許多事務需要處理,帶病作事的結果是病得更嚴重了,最終陷入惡性循環,唯有希望自己趕快病好吧。

我已經沽清大部分S&P500持貨,換入債券ETF收取股息,因為實在不想再多煩心了。另外,由於美元兌英鎊匯率上升,英鎊相對便宜了,我分批兌換了一點英鎊,打算作定存處理。

多休息,少操勞,趕緊康復吧。


2025年1月3日 星期五

Happy New Year 2025

眨眼間來到2025年,來看看自己的投資成績表吧。

其中一個MPF帳戶的累積回報:



我曾經在上一篇文章寫過會做半年結的,有興趣的看倌可以參考舊文。

其中一個加密貨幣錢包餘額,這是2024年所獲得的純利:




然後是外幣定存,我利用HSBC Expat帳戶分別敍造了2筆年利率4.06%的fixed term deposit,這樣既可以賺取匯差,又可以賺取利息。






另外還有股票帳戶和基金帳戶,由於最近有點調配,也就不上傳了。房地產方面,我沒有買入,也沒有減少持貨,一直躺平收租。

我一直很少把自己所賺的數額公開,不過因為2024年流動資金賺到的收益特別多,所以截了圖給自己留個紀念。希望2025年也能以小資本賺得大回報吧。



請把智慧,而不是財富,留給下一代

我身邊有不少人說,與其給孩子唸昂貴的私校,不如省下學費給孩子買更多股票、債券或者物業,讓孩子少奮鬥十年吧,這個觀點我完全不同意。儘管「知識改變命運」這個想法在現今社會有點過時,但根據我的人生經驗,把資產—而不是把增加資產的智慧—留給下一代的話,結果就是自己孩子的資金被更聰明、更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