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施政報告前瞻

2023-2024年的施政報告將會在10月25日發佈,我看了看有關資料,覺得有點隔靴搔癢,為什麼有這個說法呢?因為我的感覺是,應該要下藥的地方沒有用,不應該下藥的地方卻重點處理,實在令我摸不着頭腦。首先以派錢鼓勵生育一招,坦白講,現在已有孩子的中產父母,會因為想獲得2萬元政府津貼而生小孩嗎?肯定不會的。那麼2萬元生育津貼到底鼓勵了什麼人生小孩呢?大抵就是生育後可以獲得更多政府資助的人,比如領取綜緩的低收入家庭。政府到底是鼓勵優才生育,還是鼓勵更多不負責任的父母拿取政府資助後生而不養呢?

其次是所謂的減辣措施。老實講,坊間早有不同聲音提出合法避辣的方案,要買樓的人應該一早就入市了,我很懷疑減辣到底能有多刺激樓市。

另外所謂的強化金融中心地位,香港這個得來不易的美名,不是透過行政手段「成功爭取」,而是一直默默為各大地區處理金融業務而拚回來的成績,我實在不明白,政府能如何在行政上強化金融中心地位。難道我們偉大的政府能強迫他國來港投資嗎?真是令人費解。

讀著這份施政報告,著實大大加深了我內心的無力感,唉。

說了那麼多反對意見,那麼我覺得如何能有效刺激樓市呢?我認為,只要市民一下子有筆為數不小的儲蓄,他們就會考慮置業了。如果年紀較大的市民(30歲或以上)可以申請以MPF作為買樓資金,那我相信他們願意提取MPF去購入物業的,不過我不認為政府願意讓市民以這個理由拿回MPF吧。

1 則留言:

  1. MPF置業其實和MPF的原意完全沒有衝突, 要是設計得宜的話. 假設市民一直將單位用作自住用途, 市民退休時可以把樓宇逆按取回生活費, 而若然是收租物業, 租金更是直接可作生活費使用, 而即使買入物業後什麼也不做, 由於名下擁有資產, 亦應該無法/無需依靠福利維持生活了, 無論是哪一種都符合MPF的原意, 何樂而不為呢?

    唯一想到的問題, 便是買入物業後賣出以"套現"MPF了, 這一漏洞可堵塞的方法很多, 我想應該不難處理.

    回覆刪除

宏福苑大火-致死傷者家屬及旁觀者

致大埔宏福苑大火中受傷者、死者家屬及旁觀者: 當我在新聞直播中看到火燒7座屋苑的情境時,內心感到無比難過和無奈。我明白,再多的言語也無法安慰傷者及死者家屬,僅在此希望死者安息,生者平安無礙,同時希望作為旁觀者的大家,在悲痛之餘,冷靜地思索一下如何有效地幫助不幸的人。 我絕對明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