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 星期六

談人生七年

「人生七年」是英國導演拍攝的一部紀錄片,當中包含14位來自不同階層的英國七歲小孩,片中紀錄了他們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56歲及63歲的訪問,可以說是一齣長達56年的大型紀錄片。

其中,我們可以看到,生長於精英家族的三個男孩都因為獲得頂級的教育資源,而分別成為了律師和導演,出身富裕家庭的女孩也成功嫁給了門當戶對的律師而成為全職母親,照顧家庭。出生普通家庭的孩子有2個成為了教師,1個成為大學職員,其他則有的接受政府援助金過活,有的做兼職過活,相比之下跟精英家族出身的孩子出路相差甚遠。而貧窮家庭出身的3個孩子,一個成為出租車司機,一個成為建築工人。14個孩子裏面,只有一個擺脫了固有貧窮的家庭階層,成為研究輻射核能的大學教授,以知識改變了命運。

我認為這齣紀錄片給我最大的反思是,正如母親從小教育我的道理一樣,唸書、進入大學也許不一定保證自己將來會大富大貴,但這的確是進入中上層社會的重要階梯。我非常同意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因為我自己也是透過努力唸書,拿取獎助學金而進入大學,同時也因為尖子身份而最終成為一家大企業的中階管理層。回想起來,實在感謝母親在物資困乏的生活環境中給我滿滿的愛和支持,如果沒有她的鼓勵和堅持,我也許會像我眾多中學同學一樣,中五中七畢業後就去找工作吧。

原生家庭是否富有的確對孩子能擁有的教育資源有影晌,但從紀錄片中可以看到,父母對知識的重視程度,以及對孩子的鼓勵和關愛,才是最直影響孩子的成就。紀錄片也證明了,平民出身的孩子同樣可以憑智慧和努力改變命運。所以不要給自己找籍口了,努力去改變自己的宿命吧。

2 則留言:

  1. 英國高收入要交重稅,不同階層嘅收入差距比香港細好多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謂的重稅也不過是40%,而且有錢人在英國有不少方法可以合法免稅,其實不是想像中的公平。

      刪除

旅行,旅行

4月將會是我比較多外出旅遊的月份,首先是4月4日的小旅行,接著是復活節長假期旅行,想想還是挺高興的。 股票上沒有太多操作,就是買了點貨幣基金而已,穩中求勝。 看到樓市大好友湯文亮沽自住物業,忍不住感嘆去槓桿的重要性。前幾年樓市暢旺,許多人都加大槓桿買入多層物業,有部分投資物業的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