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了關於semi retirement的文章,內容強調高儲蓄率及利用手上的資金作投資,以達至提早半退休。這是財務自由的基本想法,也是我很同意的講法。
指導年資淺的員工是我的工作之一,因此我跟比我年輕的同事關係不錯,他們也會不時跟我分享他們的想法。我常常聽到他們談購物、談旅遊、談娛樂,很少聽到他們談理想、談多種收入。當我問:會不會考慮進修增加升職機會?大部分答案都是不會。我忍不住問:為什麼呢?其實大家都明白加薪=加辛的道理,他們不願意為增加小量薪金而出賣大量私人時間,這點我很理解,因為我也有這個想法。既然不想開源,那麼節流呢?我總是聽到他們講哪間餐廳好吃,哪部電影好看,去哪個國家旅行好玩,以我對他們人工的理解,應該每月花了一半或以上薪水在各項消費上。我不禁想,現在他們單身沒有家庭負擔,儲蓄比率還只得一半,假如日後他們成家立室,生兒育女的話,兩口子養自己及下一代,加上長輩年老需要支付醫藥費用,那麼他們的日子將會很難過。當然我不主張為了節省開支而不消費,但在薪水得不到重大提升的情況下,節流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年輕時儲蓄比率應該至少達六至七成,才能在幾年後得來一筆為數不少的資金來投資增值。早期打工薪水不高,因此儲蓄成為主要收入來源,日後把儲蓄作投資,得到現金流,就可以獲得多一份收入,也能更有效應付日後的額外開銷。
2018年11月4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恭賀新禧
2025年來到,祝各位新年快樂。今年我的bonus相當豐厚,是收獲不錯的一年,但說實話,我覺得香港經濟的確有隱憂,地產及零售業都紛紛傳出不太利好的消息,雖然我依然能夠躺平收租,但在放租小資產期間,我明顯感覺到客源減少,而且詐騙來電的次數比數年前增加了,這都是經濟不景氣的表現。 最...
-
我的HSBC Expat account終於開通了。 整個流程如下: 在2月9日收到來自HSBC Expat team的電郵,告知我可以網上申請HSBC Expat account,並提供了referal code給我。 我在2月14日透過網上連結申請HSBC Expat acc...
-
以前如果想做多NASDAQ而又不採用期權的話,可以考慮買入TQQQ,以三倍槓桿做多納期達克綜合指數。現在倫敦交易所(LSE)新上架了兩個以五倍槓桿做多QQQ的槓桿股票,分別是5QQQ(以英磅結算)和QQQ5(以美元結算),大家看好QQQ走勢的話又多一個新選擇了,實在可喜。買入槓桿...
-
估不到FED減0.5%利息,香港銀行也接連減了0.25%prime rate,供樓壓力減輕,對業主來講是十分值得高興的事。我估計自己也因而減少了一點每月開支,省下來的資金可以投放在貨幣基金或股市,從而提升可獲得的利潤,想來似乎也很美滿。 另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就是我正式轉工了,能找到...
這也是小弟過往,現在,一直的心聲,未有第一桶金時,儲蓄實在太重要,尤其儲蓄比率越高,影響儲蓄到第一桶金的速度越大。
回覆刪除另外現在不得不非常認同的,就是當你有上有下時,沒有建立到一個有效或有希望的被動現金流系統的話,的確壓力不輕。
是呢,深有同感,儲蓄的確很有用
刪除最可怕的是有些年輕人因為看不到將來(「反正都買唔到樓」)於是選擇「及時行樂」,將來年老生病又靠政府養(「央行 Put」?「政府 Put」?),害慘了的就是一眾窮中產⋯
回覆刪除是呢,自己的人生應該自己負責,可惜不是人人會這樣想。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