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1日 星期二

為什麼我會買入非住宅物業

市場上有許多不同的投資物,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非常重要。我最早期接觸的投資物是股票和基金,也是最常出現在銀行專員口邊的投資產品。後來開始接觸房地產市場,實磚在手的感覺讓我一試愛上,從此走上收藏磚頭之路。之後從網路上接觸到IB,驚覺原來有這種投資媒體供人涉足外國證券市場,實在是蟻民恩物呀。在一輪資料䈭集後,我築起了幾道現金流防線,希望在十多年後,能夠依靠現金流渡過快樂人生。

為什麼我會買入非住宅物業?主要原因是因為我不能再在香港買入住宅了。政府推出的15%印花稅,直接凍結了我這種持有超過一個物業的投資者需求,也促使我尋找相對的代替品-非住宅物業。另一個原因是經過一番研究後,發現非住宅物業的供應將會越來越少,政府集中火力處理民生問題,沒有解決私人企業的營商需要,間接使這些原本不是必需品的磚頭變得奇貨可居。

海外物業(包括日本、內地、泰國等)、的士牌、實金等投資物我都做過基本研究,但最能有效提供現金流的,始終是實磚和股債,所以我二話不說就向這兩方面進發。我的本金還滾得不夠大,希望多捱幾年滾存更大筆資金,壯大自己的投資版圖吧。


2 則留言:

  1. 你好師姐,一口氣看完了你的文章,對你所寫的都很認同,更覺得師姐很厲害,心態比小弟好更多了,向你學習。

    對被問能否加入作好友連結當然是樂意,而且實在感榮幸。
    也希望加師姐在好友連結,不知會否介意?

    回覆刪除
    回覆
    1. 當然好呀,我很欣賞師兄的文章,能夠跟師兄交換連結是我的榮幸,十分感謝呢。

      刪除

再次贖契和稅貸申請失敗

由於打算下年移居海外,我再次把賺到的資金用以減債。兩星期前已請律師向銀行申請清還按揭,贖回第二個小資產,下星期簽署贖契信後,便正式進入銀行與律師樓交涉的流程。 律師問我會否在簽完文件後取回上次贖回的地契,我回答:等下次贖回第二套地契後,再一併拿取吧。 「二套地契包含二十多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