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段時間,我很討厭信用卡,直至有位舊同事跟我講,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想想怎樣精明利用物件達成目標。我仔細思考後,覺得有道理,於是開始研究信用卡的操作方法。
我很少為了迎新禮物而去申請信用卡,因為得到的迎新禮物一般都不太吸引,但要投放相當多時間和心力去申請及中止信用卡,成本效益低。我會在迎新禮物提供現金回贈時,申請自己常用的銀行戶口所提供的信用卡,一來由於我會經常查帳,因此不會因忘記清還信用卡款項而被罰,二來我可以集中只看一兩個常用戶口,不必花太多時間處理信用卡還款,讓自己活得更輕鬆。
在申請信用卡前,我會先考慮自己的消費模式,然後找找哪張信用卡能在這個消費習慣下獲得最多簽帳回贈。比如我有在海外網站購物的習慣,因此我會考慮申請海外消費回贈最多積分的信用卡。另外,我也經常外食,因此我會再申請一張飲食簽帳有最多積分回贈的信用卡。我只有二張信用卡,一張主力用在飲食上,一張主力用在海外消費、超市購物和繳交零星費用上。有些人為了延期還款和統一付費,會申請第三張信用卡繳付其他信用卡支出,再在一個多月後付清餘款,這也是好方法,但使用超過三張信用卡的話,我要花精神記住信用卡跟支出的配對,對我這個生過小孩,記性不好的媽媽來講太吃力了,還是算吧。
實踐這個做法後,我的信用卡積分果然變多了,雖然數目不大,但也讓我心情愉快,實在太好了。
2018年8月24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樓市小回顧:hibor rate下降、陳秉成/湯文亮賣自住物業
最近比較吸引我眼球的地產新聞包括:「磁帶大王」陳秉成自住物業淪為銀主盤、湯文亮賣自住單位及hibor rate回落。前兩者令我反思去槓桿的重要性,切記花無百日紅的道理,在好境時要適時減少負債以應付逆境;後者令我思考是否應該重造按揭,調低每月供款及賺取回贈。 我覺得不需要對新聞加入...
-
我的HSBC Expat account終於開通了。 整個流程如下: 在2月9日收到來自HSBC Expat team的電郵,告知我可以網上申請HSBC Expat account,並提供了referal code給我。 我在2月14日透過網上連結申請HSBC Expat acc...
-
以前如果想做多NASDAQ而又不採用期權的話,可以考慮買入TQQQ,以三倍槓桿做多納期達克綜合指數。現在倫敦交易所(LSE)新上架了兩個以五倍槓桿做多QQQ的槓桿股票,分別是5QQQ(以英磅結算)和QQQ5(以美元結算),大家看好QQQ走勢的話又多一個新選擇了,實在可喜。買入槓桿...
-
七年前,我的丈夫很認真的跟我說:「我們不如移民吧。」 我是一個頗為實際的人,因此我絕對不會選擇在沒有萬全準備的情況下,拖兒帶女離開香港。我問丈夫:「你能保證我們到外國後,生活質素不會下降嗎?」他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我們心裏都非常清楚,移民不是說走就走,而是需要詳細計劃、評估和預備...
沒錯,用自己的方法,只要有效又愉快就好。
回覆刪除是呢,善用信用卡真的能補貼不少花費呢,有效又愉快。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