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以信貸風險評估自身財務狀況

上課時忽發奇想,如果為自己做一份信貸評估紀錄,結果會如何呢?為免自己忘記,馬上寫下記憶。

最簡單衡量信貸風險的方法就是total liabilities / total asset, 如比率為80%-99%為之健全。經計算後我的財務狀況應該合格。如以更嚴謹的計法:total debt / tangible net worth作評估,似乎也算合格,不過我的資產品質有待提升,算不上一級。

另外我的投資有revenue高但現金流低的現象,似乎是時候調整一下。current ratio (current assets / current liabilities)大於1,算是穩健。inventory turnover低(我的工作穩定), 但account receivable turnover ratio高(在職場上沒有bargaining power的結果),也是死結。真要想辦法增加職場上的議價能力了,但到現在還是很懶惰。(笑)working capital 是不是也應該計算一下?嗯⋯⋯

我發現這樣把課堂上的東西變成生活指標實在有趣,不但能更有效吸收知識,亦達到活學活用的效果。做個筆記紀錄一下,以後回看想必很有意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做好自己

最近我在媒體上看到一段令自己獲益不少的文章,內容大概就是:只要不聽身邊不時出現的雜音,專心做好自己,過幾年回頭望去,總會發現那些雜音漸漸遠去、不見了。 我記得,自己在投資路上不斷聽到許多雜音,有的來自朋友,有的來自同事,甚至有的來自父母。我有部分朋友十分愛比較,比較衣着、比較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