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時忽發奇想,如果為自己做一份信貸評估紀錄,結果會如何呢?為免自己忘記,馬上寫下記憶。
最簡單衡量信貸風險的方法就是total liabilities / total asset, 如比率為80%-99%為之健全。經計算後我的財務狀況應該合格。如以更嚴謹的計法:total debt / tangible net worth作評估,似乎也算合格,不過我的資產品質有待提升,算不上一級。
另外我的投資有revenue高但現金流低的現象,似乎是時候調整一下。current ratio (current assets / current liabilities)大於1,算是穩健。inventory turnover低(我的工作穩定), 但account receivable turnover ratio高(在職場上沒有bargaining power的結果),也是死結。真要想辦法增加職場上的議價能力了,但到現在還是很懶惰。(笑)working capital 是不是也應該計算一下?嗯⋯⋯
我發現這樣把課堂上的東西變成生活指標實在有趣,不但能更有效吸收知識,亦達到活學活用的效果。做個筆記紀錄一下,以後回看想必很有意思。
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本地遊-大澳的天空
最近應家人要求,跟孩子們一起去大澳尋找中華白海豚和參觀棚屋。 我非常喜歡帶孩子進行本地深度遊,一來能夠支持本土經濟,二來可以嘗試乘坐不同的本土交通工具,有助孩子了解自己身處的地方有什麼公共設施。這次我們一家去程乘坐雙層巴士到東涌,然後轉乘單層巴士到大澳,回程乘坐渡輪到屯門,再轉乘...
-
我的HSBC Expat account終於開通了。 整個流程如下: 在2月9日收到來自HSBC Expat team的電郵,告知我可以網上申請HSBC Expat account,並提供了referal code給我。 我在2月14日透過網上連結申請HSBC Expat acc...
-
七年前,我的丈夫很認真的跟我說:「我們不如移民吧。」 我是一個頗為實際的人,因此我絕對不會選擇在沒有萬全準備的情況下,拖兒帶女離開香港。我問丈夫:「你能保證我們到外國後,生活質素不會下降嗎?」他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我們心裏都非常清楚,移民不是說走就走,而是需要詳細計劃、評估和預備...
-
基於回饋看倌要求,我決定寫下移居英國之後的稅務安排。我一直不同意賤賣資產來換取移民資金,所以我致力研究如何可以在英國合法省稅,以提高自己的生活素質。 先從英國的個人免稅額開始計算。如果不採用Foreign income and gains (FIG) regime 的話,每人每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