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IB後,我的投資重心主要放在美股上,一來因為IB收取美股買賣的交易費實在太便宜了,二來美國有大量優質而派息穩定的上市公司,比香港市場更多元化。最近我在積極砌一個每月派股息的portfolio,查找後得到以下結果:https://www.suredividend.com/monthly-dividend-stocks/
每月派息的港股我暫時沒見過,但美股是有的,而且優質的也有很多。當然不可以光看dividend yield就買入,公司背景、派息是否穩定、會否賺息蝕價之類也要考慮,沒有頭緒的話不妨到seeking alpha找找有關股票資料,或者直接問google大神吧,相信看了一堆分析後也會開始有想法了。查看公司背景可以到MoneyDJ理財網找找,看數據分析到https://www.morningstar.com/找,這些網站在https://laxinvest.blogspot.com/也提及過,不重複了。
想每月收息的話,我不主張買入銀行產品列表內的基金,因為手續費一定高。只要用心找找,就會發現美國股票及CEF已經做到同樣效果了,內扣費用絕對比基金便宜呢。
2018年9月24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贖契流程
之前的blog文提過,我正在清還部分債務,提早贖回一套小資產的地契。事情正好走向尾聲,我看坊間介紹贖契的文章比較少,就算有也寫得不算詳細,因此在這裏也不妨一寫,以供大家參考。 贖契需要找相熟律師樓向承造按揭的銀行查問欠款及代為付清欠款,因此需要繳付數千元的律師費。首先,我需要向相...
-
我的HSBC Expat account終於開通了。 整個流程如下: 在2月9日收到來自HSBC Expat team的電郵,告知我可以網上申請HSBC Expat account,並提供了referal code給我。 我在2月14日透過網上連結申請HSBC Expat acc...
-
七年前,我的丈夫很認真的跟我說:「我們不如移民吧。」 我是一個頗為實際的人,因此我絕對不會選擇在沒有萬全準備的情況下,拖兒帶女離開香港。我問丈夫:「你能保證我們到外國後,生活質素不會下降嗎?」他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我們心裏都非常清楚,移民不是說走就走,而是需要詳細計劃、評估和預備...
-
估不到FED減0.5%利息,香港銀行也接連減了0.25%prime rate,供樓壓力減輕,對業主來講是十分值得高興的事。我估計自己也因而減少了一點每月開支,省下來的資金可以投放在貨幣基金或股市,從而提升可獲得的利潤,想來似乎也很美滿。 另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就是我正式轉工了,能找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