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上一篇blog文時,不禁回想起自己遇過的租客。也許因爲我總是有求必應,而且講道理,所以遇上麻煩租客的情況不多。從開始收租至今只碰過一次麻煩租客,實在幸運。
我從來不覺得業主需要跟租客對立,道理跟一個生意人不會與買家對立一樣。我提供房子,對方付租金,不過是一單買賣交易而已,大家遵守合約精神,賣方買方各自履行責任和義務,自然也沒什麼值得爭吵了。我相信社會上大部分人都是奉公守法的好市民,犯罪者是小數,沒什麼必要從一開始就假設對方跟自己敵對的吧。
奇怪地,社會上許多人對業主這個角色很仇視。比方說,台灣人碰上香港租覇,房子被大肆破壞,大家會同情台灣業主;同樣的事情發生在香港業主身上的話,大家就會說:吸血鬼活該。同樣都是不幸的事,為什麼會有兩個標準呢?歸根究底,都是所謂的樓市大師,把收租人士包裝成成功人士,什麼「有樓有高潮」、「一生三宅」,都是有心人打造出來的口號,讓一眾市民認為想財務自由就要去買樓,就要去上課。財務自由有許多方法,可惜大家都太懶了不想去鑽研,才會有「財自=買樓」這種錯覺。的確,買樓收租是比較簡單不用分析太多的賺錢方法,但除了這個方法,難道沒有別的嗎?現今社會網絡成熟,當一個youtuber搞搞笑都可以憑點擊率賺取利潤,毛記甚至可以發展成上市公司,誰說香港沒有機會呢?在我唸書的時代,從來沒有想像過internet世界可以發展成這個程度,以前想賺外快只能苦哈哈的跑去打工,現在足不出戶都能透過ebay拍賣來賺取收入。我記得十年前我已經看過關於REITS的文章,但當時搜查了許多網站,都不知道香港股市有什麼REITS,更加不知道原來美國、日本的REITS比香港更多元化。現在我在google輸入相關字眼,已經有很多關於REITS的文章能搜出來,甚至還有人用心地做了清單。現在要找資料做分析比以前容易得多,為什麼反而覺得向上流的機會變小了呢?
我很喜歡陶喆的一首老歌「二十二」,其中幾句歌詞是:「人生偶爾會走上一條陌路 像是沒有指標的地圖 別讓他們說你該知足 只有你知道甚麼是你的幸福」,讓我們都帶著二十二歲的心踏上財務自由路吧。
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贖契流程
之前的blog文提過,我正在清還部分債務,提早贖回一套小資產的地契。事情正好走向尾聲,我看坊間介紹贖契的文章比較少,就算有也寫得不算詳細,因此在這裏也不妨一寫,以供大家參考。 贖契需要找相熟律師樓向承造按揭的銀行查問欠款及代為付清欠款,因此需要繳付數千元的律師費。首先,我需要向相...
-
我的HSBC Expat account終於開通了。 整個流程如下: 在2月9日收到來自HSBC Expat team的電郵,告知我可以網上申請HSBC Expat account,並提供了referal code給我。 我在2月14日透過網上連結申請HSBC Expat acc...
-
七年前,我的丈夫很認真的跟我說:「我們不如移民吧。」 我是一個頗為實際的人,因此我絕對不會選擇在沒有萬全準備的情況下,拖兒帶女離開香港。我問丈夫:「你能保證我們到外國後,生活質素不會下降嗎?」他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我們心裏都非常清楚,移民不是說走就走,而是需要詳細計劃、評估和預備...
-
估不到FED減0.5%利息,香港銀行也接連減了0.25%prime rate,供樓壓力減輕,對業主來講是十分值得高興的事。我估計自己也因而減少了一點每月開支,省下來的資金可以投放在貨幣基金或股市,從而提升可獲得的利潤,想來似乎也很美滿。 另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就是我正式轉工了,能找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