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新聞報導有人買入劏廈但因無法承造按揭而被逼中止合約,我想在此大力呼籲一下,千萬、千萬、千萬不要買劏廈劏鋪。
先講講劏廈,劏廈的概念是有人買入一個大型工業大廈單位,付了首期,然後把它分成好幾個小單位出售,收到的小單位首期用來付大型工業大廈的餘款。由於小單位買家並沒有查清楚該大廈地契的使用用途,物業代理又沒有提供地契條款說明,更沒有告知小單位買家需要承受的風險,固此出現了銀行因大廈已被釘契或違反土地用途而不批出按揭的結果,使小單位業主無法上會。
我的建議是,在買入這些劏廈之前,應該先做功課,向銀行查詢是否能夠承造按揭。如果連銀行都提供模稜兩可的答案,就不要購入。或者更徹底的方法就是永遠不要買入劏廈,因為一般人缺乏查找地契使用用途的能力,不買只是不賺,但不會賠上身家。
至於劏鋪,一般可以承造按揭,但買入後由於管理費昂貴,而且鋪位流量不理想,影響租金收入,因此單位價格下跌得很快,許多以百萬元買入的單位,最終都貶值至六位數字,非常悽涼。
市場上有許多投資陷阱,俗語有云「不熟不做」,投資之前先做功課,才能避開有心人設下的陷阱。
2018年9月3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假如被裁員,能否有足夠的現金流捱過難關?
最近,我的一位好朋友(就業於半政府機構)跟我講,由於政府削減資助,公司正在裁員。一向以為不受經濟週期影響的鐵飯碗工種,似乎漸漸失去優勢。 對朋友的遭遇,我深感同情,也使我反思自己的投資策略,是否應該變得再保守一點?我反覆自問,如果我被裁員,能夠有充足的現金流捱過難關嗎? 大家看到...
-
我的HSBC Expat account終於開通了。 整個流程如下: 在2月9日收到來自HSBC Expat team的電郵,告知我可以網上申請HSBC Expat account,並提供了referal code給我。 我在2月14日透過網上連結申請HSBC Expat acc...
-
七年前,我的丈夫很認真的跟我說:「我們不如移民吧。」 我是一個頗為實際的人,因此我絕對不會選擇在沒有萬全準備的情況下,拖兒帶女離開香港。我問丈夫:「你能保證我們到外國後,生活質素不會下降嗎?」他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我們心裏都非常清楚,移民不是說走就走,而是需要詳細計劃、評估和預備...
-
基於回饋看倌要求,我決定寫下移居英國之後的稅務安排。我一直不同意賤賣資產來換取移民資金,所以我致力研究如何可以在英國合法省稅,以提高自己的生活素質。 先從英國的個人免稅額開始計算。如果不採用Foreign income and gains (FIG) regime 的話,每人每年...
又學到東西了。
回覆刪除亦同意不買最多不賺,但買了不清楚或不熟悉的東西卻可以賠掉身家。
甚是,買股票都要做功課後才入,何況套現時間更耐的磚頭呢?
刪除我剛剛才發現你個blog, 好好睇☺☺
回覆刪除有一點不幸的是,我因為冇曬名嘅關係而入咗一個劏工廈。 如果有得揀我唔會揀買劏工廈,因為比住宅難租好多。 不過我相信我買既呢個已係市場上最好嘅一個, 已分契,消防入則,配套size環境都好。 不過都係好難租出. 呢個叫做小試牛刀但係係失敗告終.
唔緊要,買左就唔好諗,坐住收租唔會輸既。現在政府容許工廈改裝成過渡性房屋,說不定定係一個升值既機會。
刪除